展览介绍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欣然呈现群展“单位褶皱”, 展览由“油罐策展人奖”的获奖项目的三位获奖策展人: Merit Zimmermann、Nathan Yeomans和于嘉玥(吕凝珏共同获得此奖)联合策展。

 

《单位褶皱》以中国城市发展为视角,探索了身份与空间之间复杂且不断演变的关系。展览借鉴了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褶皱”的理论,重新审视中国特有”单位”制度的生成与消解过程,揭示城市空间在经历着物理层面的现代化改造的同时,更在进行深层的本体论转化——城市肌理如同被反复折叠的织物,在持续重构中建立物理空间与精神世界的新型互动。展览命名源自中国特有的”单位”制度。这个曾将工作、住房与社会关系捆绑的地理单元在数字时代衍生出新的归属形态,引导人们经历一场空间认知的集体褶皱运动。

 

“油罐策展人奖“是一个面向年轻策展人的集中而富有挑战的驻留项目,集合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策展人,以国际视野,面向未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用探索、实验、体验的方式培养能引领世界文化艺术潮流的策展人。

 

油罐艺术中心以做有意义的展览为目的,关注于对当代艺术机构及社会关系的不断探索。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奖项,油罐希望支持策展人不断拓宽艺术的边界,建立更广泛、更有联系的艺术生态。

策展人介绍

于嘉玥

跨媒介艺术创作者,空间实验类展演导演编创兼设计制作,空间设计师,青年策展人。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B.Arch)、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MFA),是杭州融野Art Studio联合创始人。

于嘉玥敏感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作为共同体的人类的影响,目前聚焦于以行为身体、综合装置和空间环境为共同媒介的叙事性创作表达。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表演艺术、空间装置、影像文本创作、策展实践等。她于2022年入选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中由汪民安发起的“论办公室”学术研究小组,成果发表于其官方出版物;于2023年获上海策展人实验室“油罐策展人奖”。她的作品曾于伦敦Heals Gallery、北京798 悦·美术馆、上海M50、杭州西戏、杭州仁社区美术馆、上海UFO Terminal 等艺术空间展演,并于2023至2024年期间受邀举办个展《ADVERTISESEVERSE——我们遗失的未来》,以艺术家/策展人/导演的多元身份实现了表演、装置、空间设计、音乐、身体技术、影像和图像文本等领域的跨媒介融合。

梅里特-齐默尔曼

研究员、策展人和作家。她目前是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数字遗产专业的博士生,研究遗产的数字化和数字文化的遗产化。她的作品曾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并在期刊、编辑集、杂志和博客上发表,包括Routledge、Bloomsbury Publishing、Dichotomy、凯洛格学院的GCHU、THE DORF和Giddyheft(还有几篇即将发表)。
在学术界之外,她还以作家和策展人的身份与艺术家、画廊和机构合作。近期作品包括为 JVDW、basedonart、Galería Silvestre、Clara-Lane Lens 和 Luca Calaras 撰写的文章,以及与 DAM、Vitra、IMPAKT 和 Rib 等机构合作的策展和研究项目。

内森-耶曼斯

英国策展人,他的研究探索了博物馆和画廊内策展实践、空间和建筑理论以及身份形成的交叉点。他曾在国际上策划展览,并与新兴和知名艺术家合作。

他拥有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硕士学位、苏富比艺术学院策展、博物馆和画廊研究生文凭,以及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美术学士学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