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K 论坛:什么是“美感”?

当不同的人在讨论“美感”时,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维度去进行感受和表达?

 

艺术新闻/中文版》与油罐艺术中心合作举办的艺术论坛“感应与灵思——一场关于同时代人艺术创作与收藏的对话”于5月9日在油罐大空间启幕。论坛由《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邀请到参展艺术家杨福东、刘韡、刘建华、仇晓飞、胡晓媛与收藏家、油罐艺术中心创始人乔志兵,共同讨论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内在感受与感知在与外界环境的联结中而生成的艺术磁场。

 

主持人叶滢首先指出,本次艺术论坛缘起于今年三月开幕的油罐艺术中心展览“乔志兵收藏展|美感”,也旨在超越展览的边界,邀请论坛嘉宾们深入讲述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创作、展览以及艺术生态变化的新的出发点。

 

 

 

有机关联,动态共生:

艺术作品在美术馆内的回声

 

这是乔志兵开启他中外当代艺术收藏的第十五个年头,而触发本次论坛的“美感”展览对于梳理十几年来的收藏脉络具有十足的必要性。同时,乔志兵旨在借此机会探索作品间有趣的对话关系。在论坛的起始,他首先揭示了展览筹备的背景以及“美感”这一主题的内涵,“我希望这是一个对话关系,就是一半中国艺术家,一半国际艺术家。”。谈话间,乔志兵举例了两组对话关系,一是刘建华作品中“纯度的美”与 托马斯·豪斯雅戈作品中 “野性的力量的美” ;巧合地是,这两件作品都源于雕塑家对于特殊材料的探索, “两个材料都是需要用火烧” 。而刘韡和Theater Gates “他们都是视觉呈现特别优美的艺术家,而且都用不同的材料,其实背后也都指向社会、指向政治,其实在一个空间里有一些微妙的连接”。

 

托马斯·豪斯雅戈与刘建华的作品隔空对话。

 
说到所谓“纯度的美”,以及展览中“白纸”系列作品的创作出发点,刘建华认为这一切的灵感与缘起都需归于材料。他称最初这只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陶瓷具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易碎性,其制作过程蕴藏时间与温度的厚度,一种迫切需要被探索的未知形态就这样被刘建华发现与挖掘到了。“瓷这个材料挺有意思的,有时候它就有点像修行的一个过程去经常面对它,然后制作的过程它也会让你紧张、让你焦虑、让你有一种无助感。我觉得这个跟现实是挺契合的一种状态”,艺术家如是说道。回到乔志兵对于空间关系的点评,展馆中刘建华的“白纸”系列和豪斯雅戈的作品《跳蚤幽灵》,互相形成蕴含无限可能性的张力:正如乔志兵形容的,“外表平静,但内心波涛滚滚”,环境与作品间产生的律动是会呼吸的、情绪化的。
 
刘建华展出作品,(从左至右)《白纸》(2008年-2019年);《骨头》(2008年-2009年)。
 
“我的每个作品都有它特别特定的一个产生点,因为对于我来说所有的作品都是跟现实有关系的。”作为艺术家,刘韡鲜少给予每一件作品极其明确的意义,但是会找到一个充满激发性的起点。他认为,一件作品最初的意义是不可名状的。而关于“意义”的问题往往是呈现给策展人与观众的。和刘建华的“材料”缘起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刘韡的艺术创作起点也来源于生活中的物质发现,他被周遭环境中一切具有强大物质感的显示所影响着,比如“广告牌在二十一世纪好像就很少被用了,所以它永远有一个被等待、在等待的感觉,我觉得有一点神学或者关于时间、关于物质的概念,被拯救、被等待”。当被问及与同展厅Theaster Gates的动态对话关系时,刘韡的见解在于作品并非静态,它是蕴含着行动与动态的:
 

“我赋予它一个动作或一个行动来撕扯,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或者完整的物质当中把它无限的去伸展却又被局限拉扯的感觉,就是付诸一个行动在里头……作品在发生时是一种状态,当它被撤回展厅之后又是一个理解,和词语一样”。

 

 

 

论坛现场

 

 

杨福东也重点提及了从个展“无限的山峰”到收藏展“美感”之间作品与环境的关联,及创作条件。创作与展陈方式所具有的微妙性,以及作品自身的“命运”所带有的叙事关系是他近年来基于术业专攻的一些思考。杨福东提出,艺术家的展览中能够产生特殊的场域,映射整体与局部的观看方式之别,而其中的整体概念则直接指向了一个融合了绘画、图片摄影及录像的有机议题。对于个人作品,杨福东的态度是开阔而平和的,“可能是它有点像每个作品它这一辈子有自己的一个航道,有可能会游到那儿开到那儿,所以这个我就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过程”。

 

 

杨福东面向观众进行艺术家导览,讲述作品“无限的山峰”系列观看之道
 
 
杨福东,《我感受到的光 1》(上图),《我感受到的光 2》(下图);2014年
 
 
《伞塔》系列作品对于仇晓飞来说,已经经历了长达六年的跨度,作品本身同样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创作阶段之变。2020年的《伞塔》已经摆脱了纯粹的对于具象与抽象的讨论,除了展现“关于人的生物性、潜在的意识动能和心理的关系”,仇晓飞的艺术创作已放眼至“文化边界、种族边界与人类思考的边界”。在仇晓飞看来,各种媒介都有各自的特性与历史,绘画这一媒介自身的历史“其实也等于不断的深入对于人文的历史,包括人的历史、人的身体的感知的历史、思维的历史,对这个东西的一个思考,所以其实每个阶段都会对媒介的思考有一个结果。”
 
 
仇晓飞,《伞塔》,2014年
 
 
与上述艺术家些微不同的是,胡晓媛在委约创作“永恒”系列之“拾遗”时,最为关注展陈区域的特殊性,并特意强调了收藏展“美感”之于她的明确指向性,“针对空间给我带来的一个体感,我做了一个更为呼应整个展览以及整个空间的新的推进。”在胡晓媛看来,“拾遗”系列作品所处的空间面对横向弧形窗,区域狭长,利于清晰地呈现细微感,“强迫”观众体察微末之物的细微变化。整件作品的材料以丝绸为主,旨在将日常物品包裹后观察它们在时间和过程流线中的变化;这些物什中间,有迁徙史中象征固化概念与标准的祭祀用礼器,也有“更具有活体的生物感”的现代城市移民流动史中遗弃物。
 
 
胡晓媛的三件作品围绕空间的特殊性展开,为本次展览最新委任创作。
 
 
胡晓媛参展作品,左起:《石疑|再见,永恒No.1》、《石疑|再见,永恒No.2》、《木/檩 No.11》,油罐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对胡晓媛来说,这些物品在象征意义上形成对比,它们和她所使用的其它物料一样,是有气味、温度,并可与之对话的。“艺术家总想建立一种自己跟这个世界之间的特别私人化的联系,这个联系是排他的”,胡晓媛如此归纳道,这也验应了她一直信奉的艺术家个人创作路径:一个成熟艺术家需要有一种个人化的思维惯性,一种连贯性的、针对周遭世界的个体思考路径。

 

 

在“美感”的各自定义中

找到艺术感应的诸种答案

 

论坛接近尾声时,叶滢再次提出乔志兵先前的问题,即每一位嘉宾应如何定义“美感”。首先,对于乔志兵而言,美感源于直观感受,是多层次的,带来愉悦、崇高、希望;从美感出发,能够逐次关联到情感、灵感,甚至感应,这同时提供了一条收藏线索。

 

刘建华则表示,美感是综合性的、中性的,普遍存在于生活中,关键看个人的主观认知。同时,美感涵盖在艺术创作行为的所有表达之中,包括了技术、材料层面。发现美感,是一种对感知力的提升。

 
刘韡称“美感”是一个十分古典的概念,与当今这一对美的认知相对贫乏、并被效率所取代的时代,产生一种对抗性。在刘韡看来,美应该是转瞬即逝的,“美感首先是不自知的,同时面向未知;我觉得美感来自于对抗,就是当你作决定的那一刻,就是美感。”

 

杨福东与仇晓飞较为精炼地定义了美感:杨福东认为美感是感觉的生成,是有感而发;仇晓飞则将其定义为“鉴赏力”,认为对美感的认知就是对艺术的认知。胡晓媛则总结道美感是“特别个体化的感知层面上的个人经验”,涉及视觉,体感,思维层面,是双向的情绪波动。

 

仇晓飞面向观众进行艺术家导览,讲述作品《伞塔》的创作历程与美学体验

 
 
 

五位艺术家在论坛现场

 

 

(整理报道:《艺术新闻中文版》,王晓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