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山西博物院首次展出四座北朝(公元六世纪)墓室壁画,《局部》导演谢梦茜及团队三度前往太原展场和地下墓室,实地拍摄陈丹青的讲述,最终以上下集呈现,时长100分钟,题为《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墓室壁画巡礼》。 陈丹青为公众讲述世界艺术的视频节目《局部》,首季在北京实拍,二季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实拍,三季在意大利十余座文艺复兴城邦实拍,总计44集,由北京看理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陆续出品,五年来,《局部》播出点击量累积1.5亿。
11月11日、12日,陈丹青《局部》特集首映会《线条的盛宴》首映会在油罐艺术中心5号罐成功举办。陈丹青及《局部》导演谢梦茜也出现在了现场。
活动名称:陈丹青《局部》特集《线条的盛宴》首映会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380号 | 油罐艺术中心
活动地点:5号罐
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11日,15:00-17:00;19:00-21:00
*【油罐美术馆之友】持会员卡享八折购票
内容简介
中国墓室画两千多年,目前已知的出土记录,唐朝墓画过于成熟,两汉魏晋墓画过于稚拙。魏晋至隋数百年,画史记载的大批名家真迹,全部亡失。公元四世纪顾恺之卷轴画,公元六世纪杨子华卷轴画,均为公元九世纪左右的宋人摹本。
自1980到2007年,山西陆续出土了四座北朝墓室,一举填补了美术史空白,文物界美术界第一次目击公元六世纪的庞大绘画真迹,其造型与美学,迥异于隋唐宋元,包括敦煌绘画。
该节目回避艰深的考古学知识,单从“书画同源”的线条美学切入,分析北朝绘画大风格与两汉书简、魏晋书法的内在关系,阐发北朝人之所以迥异敦煌人、唐宋人的原因。
同时,该节目影像反复出现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以及中世纪初叶的墓室壁画,包括部分文艺复兴杰作。在世界性绘画美学的彼此映照中,中国绘画线条美学的流风与神韵,因之凸显。陈丹青认为,在世界美术大背景中,中国青年才能真正了解并热爱华夏文明的雄奇与辉煌。
现场回顾
在每场放映活动中,除《局部》特集的放映之外,陈丹青老师和《局部》导演谢梦茜还在现场与观众进行了近距离的交谈——回答观众的提问,同时也讲述了《局部》特集制作过程中的各种趣事。在仅仅为期两天的放映活动中,上千名观众慕名而来,来体验一场“线条的盛宴”。
观众观影反馈
“陈老师《局部》的特集,讲北朝墓室壁画的,非常好看,尤其是最后陈老师提出的伟大的悖论:面向死亡的画反而最飞扬狂喜,最生机勃勃。”(文字源于蒋方舟)
“《局部》特集,好看。北朝墓室壁画,我们非常厉害的一些北方祖先,以后一定得去现场看一次。”(文字源于李诞)
“线条的盛宴!太震撼太精彩了!”(文字源于艺术叨叨)
“希望陈丹青老师能一直把《局部》做下去。”(文字源于观影群众)
关于陈丹青
1953年生于上海。老知青。1980年中央美院毕业。代表作《西藏组画》。1982-1999年游学纽约。2000定居北京,业余写作,出版《纽约琐记》等书,2015年起制作视频节目《局部》至今,三季《局部》的图文书,将于年底上市。
活动现场分享
11月11日第一场放映前发言
陈丹青:
大家好,先得介绍乔志兵,油罐当代艺术中心老板。我从来不敢混当代艺术圈,但他很慷慨让我在这么好的大空间放映视频,以至我敢叫它是电影。
这位女士,大家知道,是谢梦茜,《局部》的导演。在座有多少人看过《局部》,能举手吗?(半数以上举手)对着灯光不太看得清,谢谢谢谢!
我要再说一遍:《局部》是谢梦茜导演的作品,不是我的。我只做两件事情,一个是提供文案,再一个就是站那儿说,弄成这个样子能给大家看,在手机上,或者在这么大的屏幕上,全是她干的活儿,她的剪辑,她配音乐。
《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壁画,是我到目前为止拍的最长的视频,分上下集,也是我第一次集中讲述中国古代的伟大艺术。 对我来说,这是爱国主义的教育,我希望对大家也是一样。
可是呢,因为只有两集, 不能像前面三季《局部》那样,被网站接受。 b站刚刚拒绝这部片子,爱奇艺也不要,腾讯也不要,我就这么放了算了,能看多少看多少。
所以今天是第一场,首映,非常感谢乔老板,让大家有机会在当代艺术空间里看中国古代艺术。我非常高兴,我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合。我把老父亲请来了,还请来小时候最要好的朋友,14岁的好朋友,都请来了,还有其他许多新朋友。
再次谢谢大家捧场, 播完后,我和梦茜再来跟大家聊聊,谢谢!
11月11日第一场放映结束后发言
陈丹青:
刚才大家在坟墓里呆了五十分钟,现在还阳了。
因为屏幕变形关系,我原来的身高变了。我年轻时一米七八,现在老了,缩成一米七六,然后在大屏幕上大概只有一米六九的样子,哈哈。
很想知道大家的第一印象,因为今天是首映,特别珍贵,希望大家坦率的告诉我。
世界美术史有各种划分法,其中一个,很简单,我在书上看到过,就是整个人类艺术分四个阶段,四种类型,最早的,就是坟墓艺术,接着,是帝王艺术,再接着,是庙堂艺术,再接着,就是资产阶级的艺术,直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对东西方坟墓艺术,了解非常少,我们了解的是文艺复兴艺术,算是宗教艺术,也了解中国的唐宋艺术,算是帝王艺术,此后的所谓近现代艺术,都跟资产阶级兴起有关,跟资本有关。
梦茜,你该说几句。我要再说一遍,《局部》是她的作品。每次拍摄完成,我什么都不跟她说,让她去剪。等我拿到后看,每次都非常惊讶,非常享受。比方这两集,她说要比第三季全部十二集的讯息量加起来,还要大,我觉得给她出难题了。
但是她说剪得还是顺的,难的是音乐。而我觉得这两集最困难,最不可思议的,也是她的配乐。大家注意到吗,她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用到民族的音乐,一小点用到西域的,也就是中亚的音乐——大家进场时的背景音乐就是中亚音乐。北朝时代的山西等于一部分跟外国在一起——大约百分之六、七十,梦茜用的是西洋音乐。
可是她把上下集发给我看,我甚至没意识到那是西洋音乐,配在中国的画面上,非常舒服,非常奏效,(对梦茜导演说)你说说看吧。
谢梦茜:
我在剪辑时才发现北朝壁画的国际化程度。如果细心的观众,或者熟悉古典音乐的观众,会发现我用的音乐,跨度非常大,有文艺复兴早期的,然后用到了Vivaldi(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用到《四季》(在说到徐显秀墓的时候)。用到了拉威尔的音乐,更后面甚至还有德彪西的。
我同样用到阿拉伯音乐,当你在剪宋、元时代的壁画,配上阿拉伯和欧洲的音乐,格格不入,最多只能配古筝、古琴,但你会发现,北朝壁画,特别是那些人脸,那些马在奔跑,你配上欧洲古典音乐,配上鼓,包括山西的绛鼓(他们本地打鼓的音乐),配上文艺复兴的交响乐,你会觉得契合度非常高。这种搭配的合适,我只有在敦煌和山西的壁画中才会发现,所以北朝壁画还是非常的国际化,那时,北朝的山西可能真像是一个纽约吧。
陈丹青:
大家说,梦茜配的音乐好不好。
观众:
好 !(掌声)
陈丹青:
你们也许是我的粉丝,但五年来我是她的粉丝。可是她非常谦虚,你们看,片尾名字走半天,她就混在里头,不肯突出自己,《局部》开头应该标明“谢梦茜作品”,然后才开始。
告诉大家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下徐显秀墓拍摄那天,他们让我多睡会儿,团队一大早就去了,点了香、磕了头,保佑别出事儿。结果大概从9、10点钟开始拍,拍到黄昏收工上地面,回旅馆一看,全部芯片的影像都没有了。
谢梦茜:
那个墓有很强的磁场,我们站在下面大概到五点多,科学解释可能就是磁场吧,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一定影响,屏幕上会出现那种发蓝、发绿的光嘛。我是不相信灵异事件的,但的确是磁场会影响SD卡,结果第一天发现整张卡坏了。回去后,这张卡是空的,又好用了,只是素材全没了,觉得很神奇。我们找了很多的修复方法,复原SD卡内容,结果复原的全是更早的素材,没有复原这个墓地的任何素材。
陈丹青:
所以我们第一天惊动了徐显秀,他不高兴了。第二天下去,我前一天装逼装了半天的讲述,全部重来。谢梦茜就很辛苦,个把小时就得上到地面把素材导到另一个电脑,然后再开始下一步,连着又拍了两天,工作量增加一半。
再一个故事,很好玩,就是大家看到下集开头我坐在车上进墓园,回忆一月份来的时候怎么样,然后车开进徐显秀墓小院子——告诉大家,那是全部完成拍摄后补拍的,都是她叫我这样做的。
她说陈老师啊,全部拍完后你还要辛苦一下,补拍车子进院子的镜头。好吧,那就装逼呗,《局部》拍摄整个过程我都得听她。
我就在车上假装说,啊,第一次来时怎么样怎么样,其实(当时)我们(已经)全部拍完。车进了院子,我假装从车上下来,假装进入那个工棚,全是假的。所以我现在对拍电影的人必须尊重,(这个过程)非常麻烦,我以前信口批评哪个电影不好,现在不敢了。
好,希望大家坦率地告诉我,告诉梦茜,我旁边蹭着听,大家看了这两集的感觉,不好的也要说。
观众:太好了。
陈丹青:怎么个太好了?
观众:这片子看得很有收获,陈先生一贯的优势就是基于画家的直觉去解读画作本身,一个另类的艺术史。我相信他的心气之高,可能跟那些学院派的艺术史,包括考古,他可能是不太看得上的。但山西的渠传福先生,还有一位张先生,这两位专家,在里面还是有比较多的指导,可见好的考古的成果跟艺术史、跟画作的直觉,其实可以形成支援和互动的。
我提两点稍微吹毛求疵的观感,这样子更尊重导演。
陈丹青:吹吹吹!
观众:一个是在墓室大穹顶下面,谢导团队拍你的仰视的视角,感觉会稍微有点造神的感觉,可能是我的直觉,没有别的意思。
还有一个,你批评现代人的功利,基于流量追求的势利,那种短视。但我觉得我们跟北朝师傅、跟北朝人,甚至跟更久远的古典中国人,同享着同样一个月亮,心性的变化其实没那么大。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像北朝师傅那样,相信超越永生,今天仍然有来看这个片子的小众,他们可能在某些时刻没那么功利、没那么势利。每个时代都有超越时代的少数人的存在,所以不要大而化之的假想现代人是功利的,北朝师傅是超越的,谢谢。
陈丹青:
谢谢,看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我自己就功利、很着急,很快想画完一张画,多多少少还是想给人看见,但是跟北朝师傅比,我算个屁啊,他们这么牛逼的画,画出来,说埋掉就埋掉。
你说的对,以后不要以偏概全,以小人之心度今人之腹。谢谢!
观众:
两位老师好,我不是说有什么瑕疵,而是有些疑问。《局部》我追了蛮久,觉得特别好。然后就是,古墓壁画的师傅可能就是享受完成的画,但是我可能想和我的小伙伴们分享,因为现在是大众传媒时代嘛,我还是会把这些内容都发出去,或者豆瓣啊,或者自己的日志啊,把它给传播分享(出去)。
但是,我在写的时候可能会写,跟着丹青老师阳间、地下这样去走,过了一个界又一个界。写的时候可能很爽,但发出去的那一瞬间,我就会有一种感觉,觉得是不是我作为现代人,其实和古代人有着一个距离。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追求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转变,这是我心里的疑问。
还有一点想说,因为《局部》这几季基本上讲西方作品会比较多,然后今天看了这个特辑是国内的作品,以后如果还有《局部》的话,主题会不会偏向中华的内容。
陈丹青:
谢谢。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集中谈中国主题,此前几季都是夹着谈。谈点西方的,再谈一两个中国例子。这次是第一次集中谈。今年4月,敦煌一位宣发部女领导和我通过电话,她说你要是愿意到我们这儿讲,敦煌会给你开放。但此后再没有消息了。我当然愿意的。
观众: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亲眼见到陈老师。我是收藏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中年人,收藏了20年的南北朝和中国早期雕塑,收藏的时候有一个概念,叫北朝的线条。您今天说壁画也是在说线条。但我从没有真正地、很仔细地去看过壁画的线条,一般都是看雕塑的线条。
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中国早期的,特别是魏晋南北朝的线条,无论是壁画还是雕塑,它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否巨大?它对中国未来艺术的影响,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我一直在和很多现当代艺术朋友交流,当中有个鸿沟,非常大的鸿沟。他们对古代艺术有点不理解,或者说排斥。我去看当代艺术,也是不太理解,或者说,我无法理解它的艺术手法,但我想知道它对于现在、将来的中国艺术的影响价值点,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它有没有真正能够影响未来艺术的这些点,我想请陈老师解答。谢谢。
陈丹青:
谢谢,这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我不知道哪位当代艺术家会说,当我用线时,我受到了北朝的影响,这是需要去调查的事情。北朝壁画,我一上来就说,太年轻了,才被大家认识。在座告诉我,有哪位进入这个放映厅之前,看过北朝的壁画?哪位去敦煌看过?
山西北朝壁画在美术界早已经出了一些画册。今年元月的原作特展,是第一次,开天辟地第一次。此前呢,只有美术界单位,画院啊、学院啊,或者专家学者才有资格到库房里,到墓底下去看。所以博物馆能在今年1月全部拿出来展,很大的进步!
今天在座有位苏笑柏先生,介绍给大家,笑柏你坐在哪里?苏先生80年代到德国留学,进入德国高层当代艺术的层面,做的是当代艺术。可是我去年跟他在德国见面,私下聊起来,他说丹青啊,我看遍欧洲艺术,最最了不起的,看到会震动的,是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
我听了,就拥抱他,我说,我看了这么多画,我也觉得你挪不了,你永远永远无法跟它叫板的艺术......英文叫unbeatable——正是十五世纪之前的意大利湿壁画。
结果呢,今年开春,苏笑柏知道山西有了这个展览,特地赶去看,而且凭他个人的关系,下到徐显秀墓墓。然后说,丹青,我现在没法跟你描述我的惊艳,我不跟你讲,我没有办法讲。然后他回到上海的住地,不得安生。之后,不到一个月,苏先生第二次、第三次去到山西,下徐显秀墓。出于他的诚意,徐显秀墓的馆长,非常严格的不许人拍照的馆长,允许他拍了15张照片。
我说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在欧洲游历30多年的人,一辈子弄当代艺术的人,他看了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壁画,然后看了山西壁画,他是这样一个反应。
我也是这样,当我做这两集时,有点想不起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热情去讲意大利文艺复兴,山西的震撼完全覆盖了意大利记忆。梦茜是我的见证者,她跟着我从第一季走到现在,她可以描述我的变化。
谢梦茜:
我记得做第二季的时候,陈老师就去了意大利,拍了非常非常多的十五世纪壁画照片传给我,当时意大利盖过一切,盖过他之前所讲述的第一季第二季的所有喜悦。然后我们到了意大利,拍了第三季。
今年一月份,其实是陈老师自己先去了一趟徐显秀墓,给我发来他在墓里拍的照片。他说我们一定要拍这个。
但我想和大家说,看片子归看片子,你真的到了那个地方,站在墓室里,还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只有在墓室的环境下看……当壁画被剥离了,拿到博物院,那是另一种感觉。所以下到实景亲眼看那个墓,完全不一样。
现在陈老师的手机屏保是北朝的人头,就是你们看到的那几个少年,那是最让他着迷的。
陈丹青:
大家觉得那是男孩还是女孩?(观众:男孩)真的吗?不是被我暗示?
太有意思了,1400年前,北方有这样的男孩,那是我所见过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觉)中国全部人物画中最精彩的几个头像,完全从美学上说。我在下集进入墓道时说:“好恐怖”,不是在说坟墓恐怖,我从小不怕进墓地的,我说的是这些画太厉害,太恐怖了。
苏笑柏你愿意说几句吗?你坐在哪里?不到一个月,他去了三次山西,下到徐显秀墓。
苏笑柏:
我听丹青说山西有壁画,我就去了,找到第一个进墓的考古研究所所长,他带我去的。你那个上集,我看了。今天我看的是下集,上集又看了一遍,跟我第一次看感觉一样好。下集我看了,丹青我跟你说,非常棒,非常好!
陈丹青:
真的吗?谢谢,我希望是真的。时间差不多了,还有哪位愿意聊几句?
观众:
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什么呢?其实我没有去过山西,没看过,但是我被你这个节目给感动了,前面的《局部》我也看过好几季(陈丹青老师指向谢梦茜:“这是她的节目”)。
对,应该说是你们的节目。
我也分享给周围的人看,他们都看,很多是给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初中生、高中生,这是美学的修养,然后慢慢开始熏陶。前天有朋友问我,如何提高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我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就用了陈老师的一句话——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大学。
但今天这个《线条的盛宴》,这种感觉会更深刻。因为里面穿插了对西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些解读,然后根据中国的北齐绘画,你有一个空间和美学上的穿插。这种穿插,我很感动。我虽然是美院毕业的,但是很多知识不那么系统、不那么深刻,也不是所有博物馆都会去。这个节目呢就是让很多人会去思考,这是我的感动的地方。
陈丹青:
我不要大家思考,不要大家有修养,甚至不要大家觉得美。北朝师傅根本不知道“美”这个字,我就让大家看,用语言的催眠术骗大家去看,看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跟教养发生关系。
观众:
但我们会去看呀,愿意更多的去了解、去欣赏,谢谢陈老师。
陈丹青:
谢谢大家来!谢谢梦茜!来,掌声给梦茜……
11月12日发言
陈丹青:
没有梦茜的剪辑,没有她的配乐,这种沉闷的主题很难留得住大家,一直看下来。
刚才大家看到的那一幕,有个年轻人在刮墙皮,把墙皮连同壁画铲下来,记不记得?配乐是莫扎特的交响乐,工人按住上面,然后他把墙皮铲下来。他是谁呢?是前面那位学者,叫渠传福,是渠先生的弟弟。渠传福是山西农村自学成才的考古学学者,很有成就,跟我同龄。我问水泉梁墓这些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请教过他。那位把壁画铲下来的青年,就是他仍在村里的弟弟,参加他的考古发掘。
当我知道这层关系,非常感动。我以前在农村,每个村都有这样能干的家伙,遇到高难度的农活、工程,都请他来做。
对于考古学家,一辈子能拿到一、两个发掘项目,非常重要。他的生涯就有了价值,不然他永远没有(从人类学来说)田野考察的资历。据说他们有时会争,这个墓是我的,那个墓是你的。他们学术的成就靠发掘墓来设定。在下一集大家看到徐显秀墓,会明白这个道理。
再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辨认那十位清秀的孩子,到底是女孩还是男孩?
观众:
我感觉就像现在的小鲜肉。
陈丹青:
对,小小鲜肉,才十三四岁左右。那是男小鲜肉还是女小鲜肉?
观众:
男的小鲜肉。
陈丹青:
大家同意吗?(观众:同意)哎呀,我在问了学者渠传福之后,蛮挫败的。我凭直觉,是男孩,不是中国古画里的男童、书童、小仆人,不是的,就是男宠。而且有可能是戏班子,那时的豪门养戏班子(民国还留着这个风习),戏班子里有些小演员,无论男女,有这个功能,咱们不太能追究这件事,因为在汉代、魏晋,非常盛,到了北朝有变化。所以我把问题交给大家,我只是说了自己的感觉,就是,他们非常阴性,非性化。中国的男孩、女孩在13岁前后,尤其是清秀的孩子,不太容易分性别,西方人看了也会错位。
我要说的是,在能找到的中国古典绘画中,无论卷轴画还是墓室壁画,我第一次看到这样一种美少年,非常现代、摩登,又非常古。在座很多男青年、女青年,精于时尚,哪位姑娘愿意试试看,梳一个飞鸟髻看看,我非常非常喜欢飞鸟髻,要是现代有人做出来,去走台,欧洲人看了会非常非常惊艳、我相信日本人会弄成时髦,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观众:
丹青老师,其实你在第一集有发感慨,也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说,画家明明知道壁画会被埋葬,仍然保持活力,在我看来您可能是一种经验性的感慨,在下一集中会有给出一个答案,或者您能够再解释一下。
陈丹青:
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大家骗到这儿来,要弄上、下集。等一会下集播了,你们就跟着我一块儿下坟墓了,真的坟墓。到下集的下半段,我花了很久很久功夫,试图回答这个难题,是什么,让他们不在乎这么厉害的画,画完,全部埋掉,永远不会再被看见。这是现代人很难理解的,这是一件神秘的事情。
我这四场放映,跟观众见面,都讲这个事儿,这是真的事儿。
徐显秀墓主是谁呢?前面那个墓,叫娄睿墓(就是很多马在跑,很阳性的那个墓),是当时北朝的军区司令。他死了,就有了娄睿墓。接替他当司令的,就是徐显秀墓的主人,只做了一年,这位司令也死了,就有了徐显秀墓。
再次,谢谢大家。